2018年1月24日 星期三

同理心與換位思考


學著使用同理心,是我在過去作為一個業務最常使用的技巧之一。
在拜訪客戶之前,拜訪客戶之中,拜訪客戶之後,都試著用同理心,去思考客戶想要的是甚麼?
應該怎麼做?提供甚麼服務?給於甚麼樣的支持?會是這個客戶所需要的?
今天拜訪的,是經營者?管理者?還是基層執行者?對於不同Position的對象,就應該有不一樣的應對方式與應對劇本。

在拜訪客戶之前,先在內心裡沙盤推演,如果我是今天的拜訪對象,真正在意的是甚麼?需要的是甚麼?我提供的是不是他的需要?或是能不能引導他的想要?
準備好一份劇本,裡面放著許多預先設計好的套路,拜訪對象如何應對時我該如何反應?
這套劇本看起來會很像樹狀圖,針對不同的回答,提供不同的下一步反映,目的都希望導向同一個結果,也就是「成交」。

在拜訪客戶之中,隨時針對拜訪對象的實際反映,將不適用的劇本樹狀圖刪去,並隨時增補新的套路以延續對話。
增補新的套路材料來源隨手可得,可能是對方的穿著、談吐、、反應、辦公室擺設,或是不經意的習慣性的小動作、口頭禪,都可以成為套路的材料。

在拜訪客戶之後,針對今天的套路自我做出修正。
人的大腦就像電影命運好好玩演的一樣,都能夠在腦海做出重播的動作,關鍵在於你對於過程在乎的程度,決定了你重播的清晰程度。
我總是會自動地加強記憶我在每一次拜訪、交談、討論的過程中,對方做出超出我預期的反應時的瞬間畫面印象跟前後小段時間。
於是我就可以重放腦海的畫面,並思考原來哪個套路的效果超乎預期?哪個套路的效果不如預期?我應該做出那些修正?

最終,在不斷的思考套路,新增套路,修改套路的積累下,會逐漸看出一些大的模塊。
所謂的模塊,就是會漸漸把人分成不同的種類。
從來沒有見過面的人,可以透過電子郵件、電話的聲音,大概分辨出可能是那些種類的人?
於是,針對碰面的劇本、套路、樹狀圖就可以某種程度的精簡。
在碰面的當下,透過環境、談吐、穿著、氣質等等,又可以相當程度的框出對方大概是甚麼樣的人?應該怎麼去應對?
不一定會提升取得訂單的機會,但總是可以相當的取得對方的信任與尊重,這是我認為始終比取得訂單更加重要的事情。

這大概就是過去十年我的腦海裡不斷在執行的小任務,慢慢的精進。


但其實,使用「同理心」這樣的名詞去形容這樣的技巧,因為字面上的意義,會有其偏頗的地方,並沒有辦法全面地去涵蓋這樣的技巧背後的意義。
這幾年流行的「換位思考」或許是更好的說法。

或許是這樣的「換位思考」的能力大量的被使用在我的工作當中,即使是非工作的事件,我也漸漸不自覺會透過「換位思考」的方式去理解背後的邏輯。
加上這幾年在工作上進一步的需求,除了面對客戶,還需要面對主管、面對部屬、面對老闆,甚至面對供應商、面對同行、面對工作上的合作夥伴。
我不斷大量的利用了換位思考這樣的一種思考模式,去揣摩所有我所面對的人,在當下的時間中,面對的事物,他們的需要是甚麼?
他們的需求是甚麼?產生需求的背景是甚麼?不斷的去思考之間的因果、人的內心需求為何?
我該如何應對以在滿足對方的前提下同時滿足我的需求與想要?或是快速判斷該犧牲甚麼?

這些大量的事件,背後也都有一個大概的脈絡與模板,人的行為終究可以大概地分成一些模塊,透過模塊的框框去思考,就可以用盡可能快的速度做出反應,並達成目標。

我認為這透過「換位思考」,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衡量事物的前因後果,並考量雙方的需求與想要,在腦海中做出大量的模擬,並在現實世界中做出真實的反應。
並在每一次操作過後透過回顧不停的優化,並從小套路慢慢發展成大模板,以加速換位思考的過程。
本質上,跟「博奕論」是相同的。
我不真的懂「博弈論」,所以我摘維基百科一句來形容我所認識的「博弈論」就是:

參加鬥爭或競爭的各方各自具有不同的目標或利益。為了達到各自的目標和利益,各方必須考慮對手的各種可能的行動方案,並力圖選取對自己最為有利或最為合理的方案

我用我自己的話來解釋一遍。
因為我希望在我所面對的情況下,盡可能的在降低多方損失的前提下,滿足多方的需求與想要。
所以我把場景與人物放進我的腦海,透過腦海中的模擬結果,預先設想出不同的劇本,但盡可能地導向同一個結局。
在實際的場景與人物,事件的發生過程中,參考實際產生的狀況,刪去不適用的套路,並增加可能發生的套路,繼續努力導向同一個結局。
最終在事件發生後,透過回顧,去推敲自己在過程中超乎或不如預期的套路,並優化套路。
隨著時間的積累,大量的套路與劇本與實際發生過的結局,會形成理論不一的模塊,模塊則可以縮短反應的時間。


這大概是我過去十年來領悟最重要的一個觀念了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